粘結干混砂漿有哪些改善措施
粘結干混砂漿中的膠凝材料主要有水泥、石膏和石灰。目前用量比較大的是水泥,其次是石膏。水泥是水泥基干混砂漿的基本原材料之一。水泥的質量對建筑工程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加強水泥質量檢測對保障建筑工程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骨料的選擇應從含泥量、石粉含量、顆粒級配、有害物質、穩定性、容重、孔隙率等方面進行分析,進場前須對骨料的顆粒級配、泥塊含量、含泥量、石粉含量和穩固性進行檢測,其他項目需要分批取樣。其中,為了增加水泥砂漿的強度,需要采用不同粒徑的顆粒進行配合比,即顆粒級配。含泥量是指砂的標稱粒徑小于80μM顆粒含量,而泥塊含量是指砂的標稱粒徑大于125mm且小于630,經過洗滌或手捏后的顆粒含量為μM。砂中含泥量和泥塊含量過多,會影響砂漿的強度和耐久性。一般情況下,應控制泥漿含量≤ 3.0%和泥塊含量≤ 2.0%.
粘結干混砂漿中使用的外加劑分為填料和惰性填料,填料是指沒有水化或只有弱水化活性,但在堿性環境或硫酸鹽存在下能夠水化并產生強度的填料。常用的活性填料有粉煤灰、?;郀t礦渣粉、硅灰、沸石粉和鋼渣粉。惰性填料是指無活性、不能產生強度的物質,如磨細的石英砂、石灰石、硬渣等材料,其細度一般接近或細于水泥。在砂漿中加入惰性填料可以減少膠凝材料的用量,降低生產成本。砂漿中使用的外加劑應分別符合相關我國標準和行業標準。
粘結干混砂漿中外加劑的用量很少,但能在處理砂漿的工作性能。常用的砂漿外加劑有纖維素醚、可再分散乳膠粉、淀粉醚、減水劑、引氣劑、消泡劑、抗裂纖維等。在生產不同類型的砂漿時,選用不同的外加劑對砂漿進行改性。
上一條: 道路緩凝水泥的相關知識
下一條: 早強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