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結干混砂漿常出現的問題和防治措施
粘結干混砂漿在建筑工程中出現的比較多,在使用中也會遇到一些問題,下面我們就對常出現的問題和防治措施給大家介紹一下。
干混砂漿的塑性開裂是指砂漿在硬化前或硬化過程中的開裂,它通常發生在砂漿硬化的早期階段,塑性裂紋一般較厚,裂紋長度較短。
原因分析:砂漿抹灰后不久,塑性狀態下水分迅速減少,產生收縮應力。當收縮應力大于砂漿本身的粘結強度時,表面會出現裂縫。它通常與砂漿的材料特性、環境溫度、溫度和風有關。水泥用量越大,砂的細度模量越小,含泥量越高,用水量越大,砂漿越容易發生塑性開裂。
干縮開裂是指砂漿硬化后的開裂。它通常發生在砂漿硬化的后期。干縮裂縫的特征是細而長。成因分析:干縮裂縫是砂漿硬化后失水和體積收縮引起的裂縫。一般在1年甚至2-3年后逐漸發展。大量的砂漿和水泥以及過高的強度會導致體積收縮。砂漿后期養護不到位,砂漿外加劑或外加劑干縮值大,墻體本身開裂,界面處理不當,砂漿標簽使用不規范或錯誤,基材與砂漿彈性模量相差過大。
預防措施:減少水泥用量,加入適量外加劑降低干化值,加強對施工方的宣傳指導,加強管理,嚴格執行預拌干混砂漿的施工方法。
施工現場預拌粘結干混砂漿結塊、結塊及質量下降原因分析:砂漿生產企業原料砂含水量不滿足干砂要求,砂漿攪拌時間太短,攪拌不均勻。砂漿生產企業使用的原材料不規范,施工企業未按預拌干混砂漿施工要求及時清理干混砂漿倉和攪拌機。
預拌干混砂漿試塊不合格,強度有時高或低,偏差過大,強度判定不合格。但其他施工現場同一時間同一部位同一配合比的試件全部合格,偏差較小。原因分析:施工單位采用的試件不合格,自身試件誤差過大,部分試模對角線誤差大于3mm,故試件誤差過大,試件粗糙,不符合相關規范,未進行標準維護,試件本身不合格,受力區不能滿足要求,導致局部受壓,強度低。
防控措施:更換不合格的試模,加強對采用的試模的監控,不符合要求的堅決不使用。預拌干混砂漿抹灰產生氣泡的原因分析:砂漿外加劑或保水增稠材料與水泥的適應性不好,導致反應產生氣泡。砂漿原材料的砂細度模數過低或顆粒級配不好,導致孔隙率過高和氣泡。
粘結干混砂漿的生產企業應制定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保障生產過程的控制和原材料檢測,增加砂漿工程質量。
上一條: 道路緩凝水泥的制作方法及作用
下一條: 低熱礦渣硅酸鹽水泥是一種什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