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介紹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一般是分為初凝和終凝,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凝時間是指從水泥與水混合到水泥漿失去塑性所需的時間,終凝時間從水泥與水混合到水泥漿完全失去塑性并開始產生強度,水泥凝結時間在施工中具有重要意義。初凝時間不宜過短,終凝時間不宜過長。
水泥初凝時間不符合要求的,報廢;如果終凝時間不符合要求,則視為不合格。初凝時間一般根據水泥類型確定?;旧蠜]有統一的時間,但一般范圍為2-3小時。若加入早凝劑,初凝時間可縮短至半小時;如果添加緩凝劑,初始凝固時間可延長至5-10小時。具體初凝時間一般由試驗確定,每廠每批水泥均應進行試驗。初凝時間是指水泥與水混合直至水泥漿開始失去塑性的時間,終凝時間是指水泥與水混合直至水泥漿完全失去塑性并開始產生強度的時間。
為保證混凝土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夠的時間處于塑性狀態,便于操作和使用,國家標準規定了水泥的最小初凝時間;為了使已形成工程結構形狀的水泥漿盡快獲得強度,使其能夠承受荷載,國家標準規定水泥終凝時間不得晚于規定時間。
從水泥漿結構的形成過程可以看出,水化產物必須增長和增加到足以將各種顆粒初步連接成網絡,形成冷凝結構,以便水泥漿開始凝固。從水泥漿體的流變特性來看,外力必須增加到一定程度,由此產生的剪應力將形成的網絡結構分離,從而使漿體流動。通常,拆除網絡結構所需的剪應力稱為“屈服值”。水泥與水混合后,屈服值隨水化進程立即增加,然后減慢,然后以更快的速度上升。一般認為,初始屈服值的增加是由于鈣礬石的快速形成;如果水泥中存在半水石膏,則二水石膏的形成是有原因的。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歸因于硅酸三鈣的強烈水合作用形成的C-S-H。所謂的“初凝時間”實際上相當于屈服值增加到規定值并即將開始第二次快速上升的時間。結果表明,初凝時間不僅取決于鋁酸三鈣和鐵相的水化,而且與硅酸三鈣的水化密切相關;從初凝到終凝的凝結階段主要受硅酸三鈣水化作用的控制。
試驗方法是在水泥中加入標準稠度的用水量,制成泥漿試驗模。從加水時間到凝結時間,試驗機試驗針下沉到泥漿中到底板的時間為初凝時間,試驗針下沉到泥漿中的時間不大于終凝時間。
混凝土凝結時間和氣溫也是有關的,夏季氣溫和冬季氣溫的溫度差異是比較大的, 凝結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在運輸過程中不斷攪拌運動,初凝時間也會延長。
上一條: 防凍混凝土在使用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下一條: 抹面干混砂漿的生產質量的問題